踮腳女孩的行走新生

手術室的無影燈第一次照在朵朵臉上時,這個 10 歲女孩正用腳尖緊緊勾著手術床的欄杆。她的膝蓋像被無形的線拽著向內扣,腳跟始終離床面 3 厘米 —— 這是腦癱患兒典型的痙攣步態,也是丑小冰從醫二十年來最常面對的「姿態密碼」。


「跟腱攣縮 3 級,髖關節半脫位 23 度。」丑小冰在手術前評估表上標註時,朵朵媽媽正翻著手機裡的舊視頻:剛學走路的孩子像只搖晃的小鹿,每走三步就會因腿內旋而摔跤。當地醫院說「等成年再手術」,這句話讓這個家庭在六年裡輾轉了七家醫院。


2022 年深秋的手術室內,監護儀的波形隨著朵朵的呼吸起伏。丑小冰握著特製的 5 號神經拉鉤,在膕窩處做了個 1.5 厘米的切口:「多平面鬆解要從這裡開始。」他先切斷部分腓腸肌止點,再將脛神經分支從痙攣的肌肉中分離出來 —— 這個動作的精度要求堪比在鋼絲上繡花,因為神經鞘膜的厚度僅 0.3 毫米。

「肌張力降到 Ashworth 1 級了。」助手報出數值時,丑小冰正在調整肌腱轉位的角度。通過將脛前肌止點轉移到第 3 跖骨基底,原本內翻的足弓慢慢恢復了正常曲度。整個過程中,他始終盯著術中肌電監測儀,確保每一次切割都避開運動神經主支。


生成行走女孩的图片.png


術後第三天,當護士取下石膏時,朵朵第一次將全腳掌貼在了地面。她試探著抬腳跟的瞬間,眼淚突然湧了出來 —— 這個簡單的動作,她練習了整整八年。丑小冰拿著量角器測量:「踝關節活動度達到 75 度,超過臨床標準 15 度。」


復查那天,朵朵穿著新運動鞋在走廊裡小跑。她的步態還有輕微的內旋,但已經能連續走 500 米不摔跤。丑小冰翻看康復記錄時,朵朵突然踮起腳夠他白大褂口袋裡的聽診器 —— 這次,她的腳跟能輕鬆著地了。


「腦癱手術不是修機器,是重新教肌肉聽神經的話。」丑小冰看著女孩蹦跳著撲向媽媽的背影,想起師父當年的話。診室窗外,深秋的陽光把她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兩個緊緊相依的輪廓,終於不再有踮腳的弧度。


如今的朵朵已經能參加學校的跳繩比賽。每次躍起時,她腳踝處那道淡粉色的疤痕都會隨之舒展 —— 這是丑小冰多平面鬆解術留下的印記,也是一個女孩從「踮腳走路」到「騰空跳躍」的勳章。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