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患兒的生命重啓:關於PIK3CD基因與希望的故事

一、被慢性感染困擾的童年:當免疫系統“失控”


5歲的小牛曾是幼儿園裏最活潑的孩子,但一場持續不退的咳嗽拉開了命運的轉折。 她像被無形的鎖鏈困住——每個月都會因肺炎住院,鼻腔裏的濃涕總擦不乾淨,膝蓋上的淤青遲遲不退,血常規單上的血小板數值像坐過山車般暴跌。 父母抱著她跑遍了各大醫院,直到基因檢測報告上“PIK3CD基因突變”的字樣,才揭開了這場“免疫風暴”的真相:APDS1型(PI3Kδ過度活化綜合征1型),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免疫缺陷病。

醫生打了個比方:“她的免疫系統像一輛刹車失靈的汽車,一方面對外來病菌無力抵抗,反復感染;另一方面又對內‘誤判’,攻擊自身血細胞,還會讓淋巴結和肝脾像吹氣球一樣腫大。更危險的是,這類患者患淋巴瘤的風險比普通孩子高數十倍。”這組數據讓父母脊背發凉:全球範圍內,每10萬新生兒中約有1 - 2人攜帶這類基因缺陷,而我國現時已確診的APDS1型患者中,100%會出現反複感染,85%伴有淋巴增殖,50%會繼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在絕望中鑿光: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生命賭注”


基因突變導致的APDS1型疾病現時屬於難治疾病,治療手段非常少。 因為罕見,很多醫院對這疾病束手無策。 “唯一能根治的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當京都兒童醫院的薑醫生說出這句話時,小牛的父親捏碎了手裡的宝特瓶。 移植意味著要先“清空”小牛原有的免疫系統,用健康的幹細胞重建“防禦系統”,但過程如同在鋼絲上行走——感染、排异反應隨時可能致命。

幸運的是,中華臍血庫匹配到了一份全相合的臍帶血。 而京都兒童醫院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作為國內在兒童血液疾病治療領域的佼佼者,已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癒多例APDS患兒。 移植前的預處理期,小牛的身體成了“戰場”:抗生素像炮彈一樣打入體內清除舊感染,化療藥物“轟炸”异常的免疫細胞。 這個愛畫畫的小姑娘把針管畫成機器人,把輸液瓶畫成魔法城堡,在病歷本背面寫下:“等我好了,要畫一幅太陽升起的畫。”

2023年3月15日,當臍帶血幹細胞通過輸液管緩緩流入小牛體內時,移植倉外的父親盯著監護儀上的細胞計數,淚水砸在記錄板上。 14天后,外周血嵌合率檢查提示:新的造血幹細胞成功“紮根”,小牛的白細胞和血小板開始穩步回升。 京都兒童醫院耳鼻喉,眼科,內分泌,消化科,腎內科等多個學科的醫學團隊密切監測著小牛的各項名額,憑藉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跨學科的密切配合、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為小牛的康復保駕護航。 據統計,京都兒童醫院已完成的APDS1型患者移植手術,全部成功植入,遠超國際平均水準,這一成績為眾多APDS1型患兒家庭帶來了希望。


三、重生後的“生命說明書”:從移植到常態的跨越


移植後的第一年,小牛要一步步恢復正常生活,他的生活被“複診”填滿也被希望照亮: 定期复查免疫球蛋白、淋巴細胞亞群等指标。 有次抽血時,她看著護士說:“阿姨,我的血現在是不是像小阿兵哥一樣厲害?”護士笑著點頭:“比以前更勇敢了。”

如今的小牛已經重返校園,她的書包裏除了課本,還有一本“健康日記”,記錄著每天的體溫、飲食和用藥。 京都兒童醫院的醫生團隊為她製定了“多學科護航計畫”:免疫科醫生調整抗感染方案,營養師設計高蛋白食譜增强免疫力,心理醫生通過繪畫療法幫她疏導壓力。 最讓家人欣慰的是,小牛的淋巴結已縮小到正常大小,血小板數值穩定在150×10⁹/L(正常範圍100 - 300×10⁹/L),那個曾經被疾病困住的孩子,終於能和同學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


四、醫學的接力:從“生存”到“治癒”的未來


“如果暫時無法移植,還有希望嗎?”這是許多APDS1型患兒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現時,PI3K-δ抑制劑-侖伐替尼(Leniolisib,CDZ173),針對淋巴增殖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未在我國上市且價格昂貴,年費用超百萬,所以未廣泛應用。 而基因治療的曙光正在浮現——科學家們嘗試用病毒載體修復缺陷的PIK3CD基因,在動物實驗中已實現免疫功能重建。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在醫學研究上也從未停下脚步,積極參與各類科研專案,與國內外頂尖醫療機構和罕見病組織合作,共同探索APDS1型疾病的前沿治療方案。 醫院的專家團隊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分享APDS1型疾病的臨床研究成果,為推動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截至2024年,京都兒童醫院已經診治過幾十例APDS1型患兒,13例APDS1型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所有患者均移植成功,是全球報導治療數量最多的醫療機構。


五、送給家長們的話:罕見病也怕經驗豐富的專家


APDS1型的疾病,疾病表現多樣,異質性很高,難以診斷。 “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京都兒童醫院的專家提醒:雖然此病异常罕見,但是因為疾病症狀和慢性感染很容易混淆,容易被忽視誤診。 如果孩子出現“1年≥6次中耳炎”“持續淋巴結腫大≥2cm”“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等症狀,應儘早到綜合的兒童醫院做免疫功能篩查和基因檢測。 正如小牛的主治醫生所說:“每個APDS1型患兒都是被基因‘誤判’的天使,只要抓住治療視窗,他們完全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結婚、生子、追逐夢想。 ”

現在,小牛的畫架上擺著一幅新作:太陽下,一個紮著馬尾的小女孩牽著父母的手,脚下是盛開的向日葵。 畫的角落寫著一行小字:“我的生命,按下了重啓鍵。”這不僅是一個孩子的重生故事,更是醫學與愛共同寫下的生命奇迹——當科技與溫情相遇,罕見病的冰山也能被鑿開一道希望的光,而京都兒童醫院在這道希望之光中,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更多患兒照亮前行的路。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血液科 姜帆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