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孫媛醫生與小晨的生命接力

陰霾初降:罕見病魔悄然來襲

2023 年 4 月,小晨在家人滿心期待中呱呱墜地,初為人父母的喜悅如春日暖陽,灑滿這個平凡的家庭。新手爸媽謹慎有加,仔細的抽血檢查顯示小晨身體並無異樣,復查結果同樣令人安心,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帶著小晨辦理了出院手續,沉浸在新生命帶來的幸福之中。


然而,命運的陰霾卻在悄然聚集。我國每年約有 100-300 名新增 WAS 綜合征患者,且僅有不到 50 例能夠確診,小晨不幸成為其中之一。WAS 綜合征,即濕疹 - 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作為一種 X 連鎖隱性遺傳的原發免疫缺陷病,由 X 染色體上 WAS 基因突變引發,患者多為男性,通常在出生 1 個月內發病,發病率為 1-10/100 萬,未經治療的典型 WAS 患兒生存期約為 15 歲,出血、腫瘤、嚴重感染是主要死因。


出生僅數天,小晨突然便血嚴重,驚慌失措的父母立刻帶著他輾轉各大醫院。在這期間,小晨禍不單行,合併了嚴重的肺部感染和皮膚感染,還出現嚴重貧血,病情急劇惡化,被轉入重症監護室,生命垂危。當地醫生懷疑先天異常,為小晨進行了骨穿和基因監測。一個多月後,小晨被確診為 WAS 綜合征,這個陌生而可怕的病症猶如一记重錘,砸向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WAS 綜合征我們聽都沒聽過,還以為做手術就能解決,沒想到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小晨的父母滿心皆是震驚與無助,為何這種罕見病會降臨到自己乖巧懂事、甚少哭鬧的孩子身上?小晨媽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心有餘悸:“剛確診時,感覺天都要塌了。醫生說孩子太小,才 2 個月,目前無法進行幹細胞移植,讓我們做好心理準備……” 他們抱著孩子奔波於東莞、深圳、廣州等地的各大醫院,每次滿懷希望踏入醫院,得到的卻總是醫生委婉的 “先回家吧”。僅有少數醫生建議等孩子 8 個多月或 10 個多月大些再來移植,可小晨自出生後的 2 個多月,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醫院度過,甚至還進了 ICU 搶救,根本等不起。


悲傷如潮水般淹沒了這個家庭,小晨媽媽整日以淚洗面,過度的悲傷與焦慮讓她短短 2 天就沒了母乳。一家醫院表示可以治療,但因孩子太小,無法保證任何結果。小晨爸媽雖有心理準備,卻也不敢冒然讓孩子接受治療,可孩子的病情刻不容緩。


柳暗花明:希望的曙光初現

自從小晨確診後,小晨爸媽每日都在瘋狂搜索相關領域的醫生,不斷打電話諮詢,在絕望的深淵中苦苦掙扎。就在他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之時,偶然看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陳姣主任的一篇報道,其中的案例與小晨的情況如出一轍。二人瞬間燃起了一丝希望,激動不已,立即打電話到醫院諮詢。幸運的是,幾經周折,他們聯繫上了孫媛院長。聽聞孫媛院長在兒童血液病治療領域經驗豐富,尤其擅長造血幹細胞移植,他們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孫媛院長認真了解小晨的病情後,明確表示:“孩子 WAS 綜合征診斷非常明確,這麼小就有這麼嚴重的感染,病情危急,應該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京都兒童醫院有能力治療,你們儘快過來。” 然而,多次失望讓小晨爸媽仍心存擔憂,他們焦急地追問:“治愈率高嗎?” 當聽到孫媛院長堅定地回答 90% 時,這對夫妻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抱著孩子坐飛機趕往北京。


可新的難題接踵而至,家里人和小晨的配型並不相合,這一消息讓夫妻二人再次陷入崩潰邊緣。要知道,尋找合適的造血幹細胞猶如大海撈針。就在此時,醫院迅速向中華骨髓庫和 7 家臍血庫發出配型申請。幸運終於眷顧了這個飽經磨難的家庭,在漫長而焦急的等待後,好消息傳來 —— 在山東省臍血庫找到了一份合適的臍帶血,其有核細胞數和細胞活性完全符合臨床使用需求,小晨終於有了生的希望。


生命接力:與死神的艱難博弈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癒 WAS 綜合征的唯一途徑,而臍帶血中富含造血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包括各類免疫缺陷病、先天骨髓衰竭、遺傳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等在內的幾十種疾病,且具有實物儲存、隨用隨取的優勢。對於小晨而言,這份臍帶血無疑是生命的曙光。


儘管小晨年齡尚小,移植時僅 3 個月大,但在孫媛院長帶領的醫療團隊以及護士們的精心照護下,移植進程有條不紊地推進著。陳姣主任密切關注著小晨的各項指標,欣喜地表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植入過程十分順利,後期也未出現明顯排異現象,孩子恢復得相當不錯。臍帶血隨時可提取的優勢盡顯,移植後效果穩定,慢性排異風險較低,通過臍帶血移植,孩子能夠擁有更高的生存質量。”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在孫媛院長的帶領下,在 WAS 綜合征等兒童血液病治療領域成績斐然。醫院已成功進行了 23 例 WAS 寶寶的移植,其中 16 個寶寶在 1 歲以內接受移植,11 個寶寶更是在 6 個月以內完成移植,最小的寶寶僅有 2 個月,總體生存率高達 95.6%。特別是臍帶血移植,不僅生存率高,後期排異發生率也低,為眾多患兒帶來了新的生機。


如今,小晨身高、體重與同齡小朋友無異,聰明伶俐,對周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還會在電話裡禮貌地和醫護人員說 “阿姨再見”。小晨媽媽滿是感激地說:“他健康就好,作為父母,我們真的很滿足。特別感謝山東省臍血庫提供的臍帶血,讓我們如此迅速地配型成功,不敢想象如果這次沒成功,還要等待多久。也非常感謝孫媛院長、劉周陽主任、陳姣主任和護士們,陳主任對我們關懷備至,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十分週全,還經常安慰我,讓我放寬心。這裡的醫護人員都是最棒的。”


小晨的康復,宛如一道明亮的光,不僅照亮了他的家庭,也為所有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希望,彰顯了現代醫學的進步與力量。正如孫媛院長所說:“我們與患者家屬站在同一戰壕,只有齊心協力,目標一致,才能分工合作,戰勝病魔,減輕孩子的痛苦,讓他們獲得最好的預後。” 在這場與病魔的較量中,孫媛醫生和她的團隊用精湛的醫術、堅定的信念和無盡的愛,為小晨撐起了一片生命的藍天,也讓我們看到了醫學的溫度與力量。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