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醫生
唐鎖勤
唐鎖勤
血液腫瘤科特聘教授及資深顧問
個人簡介

唐鎖勤博士為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特聘教授及資深顧問,該醫院為中國兒科血液腫瘤及實體腫瘤治療領域的領先機構。他擁有超過 30 年的臨床及學術領導經驗,已成為推動高危神經母細胞瘤及難治性兒童實體腫瘤治療的關鍵人物。

唐博士的職業生涯以國際合作及機構變革為顯著特點。在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 醫院)兒科主任後,他於 2010 年代加入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助力其發展成為頂尖的私立兒科中心。他早年於 1990 年代曾在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CHLA)進行為期三年的專科培訓(1993–1996),師從兒科腫瘤學先驅斯圖爾特・西格爾(Stuart Siegel)博士。這段經歷深刻塑造了他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及神經母細胞瘤研究的專業能力 。

作為中國私立醫院發展的積極倡導者,唐博士認為這類機構對於滿足個性化醫療需求、填補兒科腫瘤專科治療缺口至關重要 。


專業資質與榮譽
解放軍醫療成果獎二等獎
中華醫學會優秀青年科學家論文競賽一等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第12-15届)
獲中國兒科醫師獎(國家兒科領域最高榮譽)
美国儿童肿瘤学会(COG)国际会员
學術職務
唐博士發表 100 餘篇同行評審論文(含 20 餘篇 SCI 收錄)及 7 部學術專著,學術影響力涵蓋:
主要著作:《兒童神經母細胞瘤臨床診療》(主編,2018 年);《兒科造血幹細胞移植進展》(合著,2020 年)。
標誌性研究:《IV 期神經母細胞瘤長期預後:20 年隨訪隊列研究》(《兒科血液腫瘤雜誌》,2022 年);《CAR-T 療法在難治性兒童實體腫瘤中的 I/II 期臨床試驗》(《自然・通訊》,2024 年)。
政策研究: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撰寫關於私立醫院在中國兒科腫瘤醫療體系中作用的白皮書 。
教育與培訓
科學碩士
解放军总医院兒科學碩士
1993–1996
美國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兒童醫院(CHLA)兒科腫瘤專科培訓
研究方向
神經母細胞瘤發病機制及多模式治療方案
訪問學者
洛杉磯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病中心訪問學者(由斯圖爾特・西格爾博士指導)
臨床專長

唐博士專注於兒童高危惡性腫瘤的診療,兼具轉化研究與多學科診療特色:

實體腫瘤:

神經母細胞瘤:通過優化化療 / 免疫治療聯合方案,實現 IV 期病例 20 年生存里程碑 。

橫紋肌肉瘤及腎母細胞瘤:整合手術、放療及靶向治療以降低復發率。

血液系統疾病:

白血病 / 淋巴瘤:擅長難治 / 復發病例,精通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

骨髓衰竭綜合徵: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

創新診療:

倡導國際治療方案本土化,將美國成熟方案引入中國臨床流程 。


專業資質與榮譽
解放軍醫療成果獎二等獎
中華醫學會優秀青年科學家論文競賽一等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第12-15届)
獲中國兒科醫師獎(國家兒科領域最高榮譽)
美国儿童肿瘤学会(COG)国际会员
教育與培訓
科學碩士
解放军总医院兒科學碩士
1993–1996
美國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兒童醫院(CHLA)兒科腫瘤專科培訓
研究方向
神經母細胞瘤發病機制及多模式治療方案
訪問學者
洛杉磯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病中心訪問學者(由斯圖爾特・西格爾博士指導)
研究方向
多中心臨床試驗:牽頭全國性研究,探索挽救性造血幹細胞移植及 CAR-T 療法在復發實體腫瘤中的應用。
神經母細胞瘤病理生物學:發現用於風險分層及個體化治療的分子標誌物 。
科研項目負責人:主持 2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 2 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項目 。
衛生系統研究:分析公私醫院合作模式,以提升兒科腫瘤診療可及性 。
語言能力
普通話、精通英語
患者評估
唐鎖勤
唐鎖勤
溝通關懷:家長盛讚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複雜治療方案的能力。
長期隨訪:家庭認可其通過遠程醫療平台主動進行出院後監測的服務。
“當其他醫生都說沒希望時,唐醫生給了我們希望。我女兒如今已無癌生存 5 年。”(神經母細胞瘤倖存者母親,2023 年)。
“他的國際資源確保我們兒子用上了最新的免疫治療。”(白血病患兒父親,2024 年)。
學術傳承與願景:唐鎖勤博士體現了臨床專業、全球學術視野與醫療倡導的融合。通過整合中美腫瘤治療創新成果並推動私立醫院發展,他重新定義了兒童實體腫瘤的生存範式。其正在開展的人工智慧精準腫瘤平台研究,旨在讓中國各地患兒均能獲得前沿治療。